开松机纵向排列图的绘制-确定粗纱架立柱(中段)跨距
粗纱架立柱跨距常以两立柱间的单面键数表示,主要根据糊纱架长向件的刚度而定,一般为16-24键(每节罗拉链数的整倍数)。常见的方法是将粗纱架立校的跨距选取与两中精板之间完全相同的键数,这样把纱架的排列纳入了中精板的排列规律,设计上比较简单。原料包装密度一般为200~650公斤/米3,中国的原棉包装密度约为330~400公斤/米3。但是, A513型的中精板跨距是16锭,如果粗纱架跨距也取16锭,这样就使粗纱架立柱、托脚等零件的常用数量相对增加,造成浪费,所以A513型粗纱架立柱跨距不采用16锭,而取24锭,与两中精板间键数形成1.5倍的关系,这样就不致引起两者之间排列关系混乱。
开松机纵向排列图的绘制-确定每节罗拉的绽数
键距虽是纵向排列的一个基本参数,但是在进行机器的纵向排列中,每节罗拉的使数(也就是两罗拉座之间的镀数)就成为更加具体的基本数据,机器纵向的长度分段都是按照每节罗拉使数的整倍数来考虑的。每节罗拉的键数,主要是根据罗拉加压后的挠度不能过大而影响纺纱质量这个因素加以确定的。经验证明,挠度以不超过0.25毫米为宜。开松机纵向排列图的绘制-确定两中墙板间的使数在升降采用牵吊型式并以中精板作为升降导轨(或以中精扳附近的附加机构作为导轨)的条件下,钢领板的分段就在中精板处。棉纺开松机每节罗拉的键数一舷取6键或8链。对于每节罗拉的键数,应在调查条件类似机台或进行计算试验后加以确定。A513型开松机是在调查类似机台后确定每节罗拉为8链,样机制成后,经实测验证其加压后的挠皮是0.25毫米。
开松机开松质量主要决定于工艺
开松工艺和开松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到底怎样的工艺才能开松出好的产品呢,
纤维原料不同,开松的工艺不同,对不同的原料应采用不同的工艺原则。例如棉纺中加工原棉时,采用先松后打、多松少返、合理打击、早落少碎的工艺原则。加工化学短纤维或中长纤维时,由于化纤原料较蓬松,不含杂质,仅含少量的纤维疵点,所以采用多梳少打、少排除多回收的工艺原则。可提升原料的质量,改善成纱,开松机发展的方向是改进形式和结构,提高纤维块,改善半制品的结构和均匀度。按照原则组合开清棉机械和配置工艺。对包装过紧、含水或含杂过多的原料,一般应经过预处理。紧包原料应进行预开松,或拆包给予充分时间自然松解;含水过多的原料,在开松前应进行烘干,以提高原料的开松效果。
要想开送出好的产品就要严格按照开松工艺的要求,因才取艺!
立式开松机工艺参数的选择:
关于速度与落棉的关系可参阅表1-23。资料说明,当锡林速度较低时,落棉率高,落棉含杂率也高,除杂效能较大。因为锡林速度加快后,棉流上升螺旋角增大,棉流也较窄,结果原棉在锡林内的行程缩短,处理时间减少。紧包原料先拆包予以足够时间自然松开,若水多应提前应烘干,可提升原料开松效果。反之,则处理时阎长,能更多地清除杂质和疵点。在老式开清棉配列中,第盛宝特一台立式开松机的锡林速度为500-550转/分,第二台立式开松机的锡林速度为420-500 转/分。如在处理中、短、租和含杂较多的纤维时,必要时速度可再提高100转/分左右。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原棉和工艺处理过程,视落棉和纤维开松情况适当选择。